跳转到内容

银屑病与肠道之间的联系

目前银屑病的模型是一种免疫介导的 Th17 疾病,其特征是适应性免疫系统和先天免疫系统之间串扰导致炎症细胞因子异常产生。

银屑病以前被认为是纯粹的皮肤病,但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我们开始认识到银屑病涉及的炎症可能影响整个身体,并导致**共病**,如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并增加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然而,关于免疫反应原因的令人信服的解释——我们称之为银屑病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仍然难以捉摸。

自 21 世纪初以来,一些证据浮现,表明银屑病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与肠道之间存在关联。研究人员创造了“肠-皮肤轴”(gut-skin axis)一词来描述肠道微生物组失衡可能导致皮肤症状的途径。肠道微生物组是定植于肠道的共生细菌(通常有益或无害)群体,这种失衡或生态失调(dysbiopsis)可能触发全身炎症。对肠道细菌产生炎症反应涉及相关疾病,例如克罗恩病(可引起皮肤损伤)和炎症性肠病(许多银屑病患者也患有此病)。

银屑病可能因肠道细菌生态失调而恶化,甚至可能由此引起。这种失衡导致链球菌等致病菌株数量过多,或导致通常无害的共生细菌变成有害的“致病共生菌”(pathobionts)。


银屑病可能源于细菌的一个主要线索是,在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以及皮损本身中,检测到了肠道来源的细菌 DNA。这一发现可以追溯到 1982 年,当时 Patricia Belew 和 William Rosenberg 推测银屑病可能是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的结果。

这些细菌包括大肠杆菌E. coli)和化脓性链球菌S. pyogenes,又称 A 组链球菌,GAS)。后者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链球菌性咽炎和风湿热(一种与银屑病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常见疾病)。众所周知,链球菌性咽炎会触发点滴状银屑病

至于这些细菌如何进入血液,研究表明一些银屑病患者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这有时被称为“肠漏”,通常会加引号。不要与网络流行的“肠漏综合征”混淆,后者是伪科学。)肠道完整性可以通过诸如 Claudin-3 蛋白等生物标志物来衡量,研究发现它与银屑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银屑病患者都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

人们认为,肠道紧密连接的这种缺陷使细菌能够定植于肠壁,并在那里排出内毒素。一类被称为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菌(其中包括 S. pyogenes)具有由脂多糖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组成的厚细胞壁,肽聚糖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内毒素。内毒素和 PG 都能够穿过肠道屏障(易位)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一些细菌产物到达皮肤并激活 T 细胞,从而引起炎症反应。特别是,先天(而非适应性)免疫系统已被预先设定对 PG 做出反应。因此,对 PG 的过度敏感可能是银屑病患者的一种遗传特征。

富含脂肪、糖分和某些合成化合物(乳化剂、防腐剂、稳定剂等)的西式饮食被认为与炎症有关。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银屑病在某些文化中更为普遍。

细菌和真菌一直以来也从另一个角度被认为与银屑病有关:点滴状银屑病(一种在身体大面积区域形成小水滴状斑块的银屑病亚型)已知由链球菌感染触发。点滴状银屑病通常会消退且不再复发;仅在大约 30-40% 的病例中转为慢性银屑病。有证据表明,细菌可能隐藏在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储藏库”以及细菌生物膜中,并从那里周期性地重新激活炎症。

我们对抗生素治疗银屑病的作用研究还不够充分,但至少有两项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奇霉素或青霉素的治疗方案具有显著效果。


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肝脏中胆汁酸生成不足。胆汁酸的作用之一是分解脂肪和内毒素。

许多银屑病患者(可能多达 50-60%)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这会降低肝脏分解内毒素的能力。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无论是银屑病患者还是非银屑病患者)血液中的内毒素水平都会升高。许多银屑病患者会发展为非酒精性肝硬化,但目前尚未有关于其患病率的研究,因为肝硬化通常只能通过侵入性活检来确定。

几项使用胆汁酸盐作为膳食补充剂的研究显示,银屑病严重程度有所改善:

一篇论文使用小鼠模型推测胆汁酸可能抑制一种名为 IL-17 的免疫信号蛋白。这种蛋白是某些银屑病疗法已经针对的目标。


多项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与健康受试者明显不同。然而,这方面的证据并不一致,而且由于微生物组在个体之间差异很大,甚至随时间变化,使得研究更加复杂。

绘制细菌组成图也很困难,因为许多细菌种类对科学界来说仍是未知,编目其流行程度的任何过程都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仔细培养。

直到现代基因测序技术出现,我们才开始能够分解一个人的确切微生物组组成,尽管这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是,几项研究指出银屑病患者的粘液细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数量较低。


基于上述,也存在与饮食的关联,因为已经确定不健康、高脂肪、高糖的饮食会加剧内毒素释放。许多银屑病患者超重且饮食不健康。

酒精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乙醇会显著增加肠道通透性,并损害肝功能及其分解内毒素的能力。对于许多银屑病患者来说,饮酒对银屑病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人们认为,肉类和脂肪的代谢比其他食物需要更多的胆汁,这意味着以肉类/脂肪为主的饮食可能会加重银屑病。

针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饮食被认为可能是有益的。例如,请参阅低发酵 SIBO 饮食。现在也有一些证据表明益生菌有助于治疗银屑病。


尽管目前肠道微生物组与银屑病之间联系的研究首次揭示了银屑病根本原因的新信息,但重要的是要记住,这仍处于早期阶段。科学发展缓慢,很少专注于“治愈”。但关于这一主题的新论文仍在主要期刊上不断发表,这表明科学界对银屑病的新颖观点抱有兴趣。